上半年,全国累计生产粗钢5.15亿吨,同比下降3.0%,累计日产284.44万吨;生产钢材7.34亿吨、同比增长4.6%,累计日产405.73万吨。纳入营销月报统计的重点统计钢铁企业(下称重点企业)生产钢材3.9亿吨,同比增长3.7%;销售钢材3.9亿吨,同比增长4.1%,比产量增幅高0.4个百分点。
6月份,全国生产粗钢8318万吨、同比下降9.2%,日产277.27万吨、环比下降0.7%;生产钢材12784.0万吨、同比增长1.8%,日产426.13万吨、环比增长3.7%。重点企业生产钢材6569.9万吨,同比增长0.4%、环比下降0.9%;销售钢材6631.3万吨,同比增长2.9%、环比下降0.3%。
据此计算,上半年重点企业钢材产销率为99.5%,较1月—5月份(99.3%)上升0.2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99.1%)上升0.4个百分点,较去年全年(99.1%)上升0.4百分点。其中,6月份的重点企业钢材产销率为100.9%,一定程度上说明需求较旺。
重点企业钢材生产情况
从品种大类来看,上半年重点企业生产的铁道用钢材、长材、板带材、管材、其它钢材等五大类品种,在钢材总量中的占比分别为0.5%、41.4%、55.8%、1.7%、0.7%。和去年同期相比,长材占比提升了0.7个百分点,板带材占比下降0.9个百分点,其它钢材占比提升了0.2个百分点,铁道用钢材、管材占比与去年同期大体持平。
上半年,重点企业生产的22大类品种钢材,只有冷轧薄宽钢带、中小型型钢、热轧薄宽钢带、热轧薄板、涂层板(带)、焊接钢管、棒材等7个品种产量同比减少,其它15个品种产量同比都有所增加。
在产量同比增长的15个品种中,盘条(线材)、钢筋、中板3个品种的同比增量较大,同比分别增加512.1万吨、360.6万吨、355.5万吨,合计增量达到1228万吨,占15个品种合计同比增量的73.7%;其它钢材、冷轧薄板、中板3个品种的同比增幅居前,分别同比增长33.62%、13.4%、12.6%;盘条(线材)同比增幅也超过了10%。
在产量同比减少的7个品种中,冷轧薄宽钢带、中小型型钢、热轧薄宽钢带3个品种产量同比减少较多,同比分别减少157.4万吨、48.0万吨、31.2万吨,3个品种合计减产236.6万吨,占7个品种合计同比减量的83.5%;焊接钢管、中小型型钢、热轧薄板3个品种产量同比减产幅度较大,同比分别减少17.6%、9.2%、9.0%。
上半年,重点企业钢材产量同比增长4.8%,特别是长材产量同比大增8.7%。除因2024年底各企业遵守限产政策、压制生产强度后“报复性反弹”外,更大的推力来自需求的释放。6月份,制造业PMI(采购经理指数)重回扩张区间,进一步提振了市场信心。
同时,今年初以来钢铁行业效益向好、利润增加的趋势,也刺激钢铁企业加快了生产节奏。由于铁矿石、焦煤焦炭等主要原料价格相较去年高位出现明显回落。其中,焦煤价格已达到近8年来新低,铁矿石供应相对宽松,价格震荡下行,有效降低了钢厂的生产成本,为钢厂盈利腾出了空间。受此影响,钢铁行业上半年利润突破500亿元大关,定格在592亿元,同比增长63.26%,实现了对去年上半年盈利总额的反超。
重点企业钢材销售量的变化
从品种大类来看,上半年重点企业销售的铁道用钢材、长材、板带材、管材、其它钢材等五大类品种,在钢材销售总量中的占比分别为0.5%、41.2%、56.0%、1.6%、0.7%。和去年同期相比,长材占比提升0.7个百分点,板带材占比下降0.8个百分点,其它钢材占比提升0.1个百分点,铁道用钢材、管材在钢材销售总量中的占比和去年大体持平。
上半年,在重点企业销售的22大类品种钢材中,冷轧薄宽钢带、热轧薄板、涂层板(带)、焊接钢管、热轧薄宽钢带、冷轧窄钢带6个品种销售量同比减少,其他16个品种销售量同比增加。
在上半年销售量实现同比增长的16个品种中,盘条(线材)、中板、钢筋3个品种的同比增量较大,分别增加478.8万吨、375.5万吨、327.5万吨,3个品种销售量的同比增量合计达到1181.2万吨,占17个品种销售量合计同比增量的69.2%;其他钢材、中板、盘条(线材)3个品种的同比增幅较大,分别增长31.3%、13.5%、11.7%。
在上半年销售量同比减少的6个品种中,冷轧薄宽钢带、热轧薄板、涂层板(带)等3个品种的销售量同比减少较多,同比分别减少115.36万吨、35.3万吨、8.8万吨,3个品种合计减少159.5万吨,占6个品种减少总量的93.2%;焊接钢管、热轧薄板、涂层板(带)3个品种的销售量减产幅度较大,同比分别减少16.7%、12.2%、7.8%。
上半年,重点企业钢材产量、销售量,特别是钢筋、线材等长材的产量、销售量同比增长较多,应是在2024年底一系列提振经济政策、2024年第4季度多地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等因素影响下,钢材贸易商等主体的市场参与意愿提升、加大对钢筋等品种的采购力度的结果。
比较来看,上半年只有管材、其它钢材的销售量同比增幅比其产量同比增幅小,其它四大类钢材上半年的销售量同比增幅都要大于其产量同比增幅。
钢材出口情况
上半年,重点企业钢材出口量为1818.9万吨,同比增加211.7万吨、增长13.2%。出口量占销售总量的比重为4.7%,比2024年的总体水平低0.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升0.4个百分点。
上半年,全国出口钢材5814.7万吨,同比增加489.9万吨、增长9.2%。其中,重点企业钢材出口量、出口增量分别占全国钢材出口量的31.3%、出口增量的43.2%,说明国内钢材出口的主体不是钢铁生产企业,而是钢铁贸易企业。
分品种看,上半年重点企业出口量较多的品种依然是板带材和长材,分别出口1092.5万吨和568.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0.7%和46.0%,在重点企业钢材出口总量中的比重分别为60.1%和31.2%,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7.4个百分点和提升7.0个百分点。
重点企业钢材出口量,尤其是长材出口量的大幅增长,在日益严峻的国际贸易环境下,或将给国内钢铁出口带来更大压力。本文建议企业在出口品种方面,还是要向相对高端的板带类产品倾斜。
钢材内销渠道结构情况
上半年,重点企业内销钢材量为37036.7万吨,内销占比达95.3%,比2024年全年提升0.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
在内销钢材量中,通过直供、分销、零售、分支机构等渠道的销售占比分别为46.9%、36.2%、5.2%、11.8%。和去年同期相比,上半年重点企业通过直供和分支机构销售的占比都出现了下降。其中,直供下降0.6个百分点,分支机构销售下降1.3个百分点,而分销则上升1.9个百分点,零售持平。
以上变化,主要在于近几个月市场需求逐步释放,贸易商加大采购力度,其主导的分销渠道作用相对显现。
钢材内销流向情况
上半年,重点企业钢材内销按照区域流入量统计,华东地区、华北地区、中南地区是主要流入地区,3个地区的钢材流入合计量占重点企业内销钢材总量的84.9%,比去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华东地区的钢材流入量占重点企业内销钢材总量的比重,分别比去年同期提升1.3个、0.3个、0.5个百分点,中南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的钢材流入量占重点企业内销钢材总量的比重,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9个、0.1个、0.2个百分点。
这一变化,与华东地区经济发达、制造工厂较多,钢材消费韧性较强有关。
从品种钢材流入地来看,铁道用钢材主要流入华北地区、中南地区和华东地区,其中流入华北地区的量最多,占铁道用材内销总量的31.1%。长材主要流入华东地区、中南地区和华北地区,其中流入华东地区的量最多,占长材内销总量的49.6%。板带材、管材主要流入华东地区、华北地区和中南地区,其中流入华东地区的量,分别占板带材、管材内销总量的41.3%、33.1%。其它钢材基本流入华东地区、中南地区和华北地区,其中流入华东地区的量,达到64.8%。从各个地区流入钢材的品种结构看,各地区流入的钢材品种主要是板带材和长材。
从各地区流入钢材的细分品种来看,流入华北地区的品种钢材主要是中厚宽钢带、钢筋和中板,3个品种流入华北地区的合计量占该地区流入钢材总量的56.6%;流入东北地区的品种钢材主要是中厚宽钢带、钢筋和中板,3个品种流入东北地区的合计量占该地区流入钢材总量的55.4%;流入中南地区的品种钢材主要是钢筋、中厚宽钢带、冷轧薄宽钢带,3个品种流入中南地区的合计量占该地区流入钢材总量的50.2%;流入华东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的品种钢材主要是钢筋、中厚宽钢带和盘条(线材),3个品种流入上述地区的各自合计量分别占该地区流入钢材总量的50.1%、76.1%、61.5%。
钢材库存情况
截至6月末,重点企业钢材库存量为1788万吨,比今年初增加171万吨,上升10.5%;比5月末减少64万吨,下降3.5%;比去年同期减少146万吨,下降7.5%。
从社会库存来看,6月下旬末,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监测的21个城市五大品种钢材社会库存为769万吨,环比减少7万吨,下降0.9%,库存降幅收窄;比今年初增加110万吨,上升16.7%;比上年同期减少272万吨,下降26.1%。
环比来看, 6月下旬五大品种钢材社会库存中,螺纹钢库存环比下降3.5%,中厚板库存上升4.0%,热轧卷板、冷轧卷板和线材库存环比持平。
钢材的钢厂库存和社会库存均低位运行,主要是因为行业在需求恢复不及预期和持续亏损压力下坚定地进行自律控产的结果。在此措施下,今年初以来粗钢产量同比呈现一定控制态势,供需矛盾有所缓和,库存压力得到阶段性缓解,对钢价形成一定支撑,也改善了行业的整体经营环境。
后期展望和建议
从近期钢铁生产高位运行态势看,短期内国内钢铁产量大幅下降的可能性较小,供应或继续保持高位。
从需求方面来看,下游行业1月—5月份的运行数据显示,相关钢铁市场需求仍处于下降通道之中,一些潜在的导致钢铁需求下移的迹象开始显现。整体上,国内钢铁市场供给强于需求的总体态势短期内难以根本扭转。
进入6月份的传统钢材需求淡季后,钢材价格在当月第一周创下近8年来的新低。与此同时,进口铁矿石价格虽有所下降,但降幅不及预期。焦煤焦炭等燃料价格近期也出现止跌企稳迹象。加之出口不确定性因素的进一步增多,预计后期钢铁市场面临的压力会更大。
为此,本文建议企业继续保持自律克制,根据市场真实需求合理安排生产节奏,同时结合自身利润水平,主动进行品种结构调节,进一步向适应市场需求的方向调整。
上半年重点统计钢铁企业钢材产品产销率较前5个月上升0.2个百分点
上半年,全国累计生产粗钢5.15亿吨,同比下降3.0%,累计日产284.44万吨;生产钢材7.34亿吨、同比增长4.6%,累计日产405.73万吨。纳入营销月报统计的重点统计钢铁企…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