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以来,焦煤价格先抑后扬,呈现出V形反转走势,波动剧烈。以JM2509为例,1月—5月份JM2509合约价格从1234.5元/吨暴跌41.2%至726元/吨,其中5月份加速下跌,重挫204.5元/吨(降低22%);6月份企稳反弹13.6%至825元/吨;7月份强劲拉涨26.7%至1045.5元/吨;8月份涨势放缓,波动收窄,8月20日收盘价为1044.5元/吨。
炼焦煤自身供需
无法解释价格暴跌
1月—5月份炼焦煤平衡表实际上偏紧,除了3月份小幅累库之外,其他月份均为去库存,1月—5月份累计去库存816万吨。
钢联样本数据显示,5月底炼焦煤样本总库存(矿山+港口+焦化厂+钢厂)较去年底下降279万吨(降低10.4%)。因此,仅从炼焦煤自身供需的角度,并不能解释1月—5月份焦煤价格的暴跌。
碳元素总量过剩
掩盖炼焦煤供需结构偏紧
1月—5月份焦煤价格暴跌的逻辑需要结合焦炭与动力煤的基本面,在碳元素总量宽松的框架下解释才能形成闭环,即焦炭和动力煤过剩掩盖了炼焦煤的供需结构偏紧,尤其是动力煤的严重过剩。
根据焦炭平衡表,1月—5月份焦炭在去年大幅累库1212万吨的基础上,进一步累库459万吨。综合焦炭平衡表之后,炼焦煤供应缺口收窄至265万吨。5月底,国内55个港口和样本矿山动力煤库存为7630万吨,较去年底增加7.0%,同比提高11.7%。综合炼焦煤、焦炭和动力煤三方库存,5月底碳元素总库存较去年底增加2.9%,同比增长11.7%。
跨界炼焦煤回归
压垮焦煤的“最后一根稻草”
动力煤通过跨界炼焦煤回归炼焦的方式向炼焦煤传导过剩压力。我的钢铁在今年5月20日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据该网调研,环渤海动力煤库存目前已高达3400万吨,达到历时峰值;较大的库存压力导致煤价承压下行,陕北、晋北等地优质动力煤更多流向炼焦市场,炼焦煤供给端的隐形增量激增,导致弱黏精煤、气精煤资源库存压力激增,价格坍塌,炼焦煤价格失去底部支撑;由于终端电厂需求减少,山西炼焦煤大矿保供压力减轻,前期需保供的洗混煤资源近期开始集中线上竞价流入市场,引发资源挤兑。跨界炼焦煤回归,成为压垮焦煤价格的“最后一根稻草”,导致5月份焦煤价格重挫。测算显示,5月份跨界炼焦原煤供应量较4月份减少12%。
6月份动力煤迎峰度夏
炼焦煤自身矛盾浮出水面
6月份动力煤迎峰度夏,库存去化,炼焦煤自身矛盾随之浮出水面,价格企稳反弹。
一方面,异常高温天气推动动力煤提前去库存。根据中国气象局发布的信息,今年6月份(截至6月25日),全国平均气温为21.1摄氏度,较常年同期高0.9摄氏度。6月底,动力煤库存为7616万吨,较5月底下降14万吨(降低0.2%),结束自2月份开始持续累库的局面,较去年提前1个月去库存。
另一方面,为了保证动力煤供应,确保极端天气下的能源安全,5月底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铁路总局启动“百日攻坚”运输计划,要求6月底前实现华北、华东重点电厂库存满仓运行。因此,电厂动力煤采购补库增加。在动力煤供需偏紧的情况下,6月份跨界炼焦煤重回保供,环比增长7.1%,炼焦煤供应边际收紧。
7月份煤炭供减需增
炼焦煤矛盾加剧
7月份,我国多地遭遇极端高温,河南郑州、陕西周至等地气温突破40摄氏度,部分城市地表温度甚至超过70摄氏度。空调制冷需求推动7月份火力发电量创历史同期新高,环比大幅增长21.9%,同比增长4.3%。
然而,在动力煤需求增加的同时,尽管供应端煤炭进口环比有所回升,国内产量却出现明显收缩。受降雨和煤矿核查超产政策的影响,7月份煤炭主产地陕西、内蒙古、新疆和山西原煤产量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其中,新疆降幅最大,环比大幅下降1707万吨(降低31.7%),同比下降392万吨(降低9.6%);其次是内蒙古,环比下降849万吨(降低7.8%),同比下降417万吨(降低4.0%);炼焦煤主产地山西7月份原煤产量环比下降669万吨(降低5.9%),同比下降500万吨(降低4.5%);陕西降幅最小,环比下降283万吨(降低4.1%),同比增加253万吨(增长4.0%)。全国原煤产量环比下降4009万吨(降低9.5%),同比下降938万吨(降低2.4%)。
在此背景下,笔者认为有更多的跨界炼焦煤被用于动力煤保供,加剧炼焦煤供需矛盾。
8月份煤炭供需条件改善
矛盾有所缓和
8月份高温天气进入触顶回落阶段,从样本城市数据来看,目前气温峰值可能已过,这意味着动力煤需求或已见顶,后期可能边际转弱和下降。
供应方面,8月份动力煤主产地降雨收敛,原煤供应有所恢复。钢联数据显示,8月上半月462家样本动力煤矿山产能利用率和原煤日均产量分别为93.65%和546.1万吨,较7月份分别提高0.21个百分点和0.2%。因此,动力煤对跨界炼焦煤需求的迫切性或边际减弱,炼焦煤供应有边际宽松的可能。
但目前,炼焦煤矿山原煤产量尚未恢复,8月上半月523家样本炼焦煤矿山开工率和原煤日均产量分别为83.81%和188.09万吨,较7月份分别下降1.9个百分点和2.1%。在下游铁水产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当前炼焦煤平衡表仍然偏紧,对价格形成支撑。
焦煤“金九银十”展望
“金九银十”阶段,炼焦煤供应有望改善。预计动力煤需求季节性下降,炼焦煤边际供应有望进一步宽松;随着降雨进一步减弱,高价格条件下炼焦煤矿山有望加快复产,进口量有望增加。炼焦煤或将转向需求定价。
测算显示,7月份我国粗钢日均需求为259万吨,环比减少8.5%,同比减少3.1%,从6月份的需求乐观情景降至中性情景以下,主要原因是国内粗钢消费明显走弱。由于展望粗钢内生需求不足、政策效用边际减弱,笔者认为“金九银十”粗钢需求存在“旺季不旺”的风险。
根据供需估值分析,焦煤JM2601合约价格存在向900元/吨~1000元/吨回归的可能。
《中国冶金报》(2025年08月28日 03版三版)
焦煤期价波动,怎么看“金九银十”?
今年初以来,焦煤价格先抑后扬,呈现出V形反转走势,波动剧烈。以JM2509为例,1月—5月份JM2509合约价格从1234.5元/吨暴跌41.2%至726元/吨,其中5月份加速下跌…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